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榨乾每分錢的投資效能、低調美感與性能兼具 ,MSI MPG Z590 Gaming Edge WiFi主機板開箱
新的11代處理器在平均功耗、瞬間功耗上都創下新高,使得負責承載一切零件的主機板要面臨更嚴苛的挑戰,廠商也因此必須下更多苦工才行,相對的這部分的成本就會轉嫁到售價上,進而變成對荷包的挑戰。 面對玩家在價格與效能之間的掙扎,作風向來海派的大廠微星(MSI)推出為自家的高階MPG家族帶來了Z590 Gaming Edge WiFi主機板,以滿足效能和擴充需求為最優先的目標,讓大家能用更合理的價格入手高品質的主機板。 Z590 Gaming Edge WiFi主機板整體外觀不走誇張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在金屬散熱片使用大量直線元素從而勾勒出簡潔、俐落線條,配上一整片的灰黑配色,為視覺提供更高的一體性。 在用料方面,對應Intel第11代處理器高功耗的需求,主機板採用14+1+1相供電,並且除了在主機板的左上方配置了8+8 Pin CPU供電插槽外,主機板底部還備有一組準備了6 Pin的PCIe供電插槽,讓整體主機板在高負載的狀態下能有更穩定的電力供應。 擴充性方面,Z590 Gaming Edge WiFi備有3組M.2與PCIeX16擴充槽,其中第一組M.2和PCIeX16插槽能夠支援PCIe 4.0通道,提供更高的讀寫頻寬,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目前PCIe 4.0通道在Intel晶片上僅有第11代能夠支援,所以微星特地在散熱片上註明「必須是11代Core i5以上處理器才能使用」的貼紙,以防使用10代處理器的玩家將SSD安裝在錯誤的位置而造成無法偵測的情況。 在機背的擴充I/O方面,主機提供了2組USB 2.0、2組USB 3.2 Gen 1 Type A、2組USB 3.2 Gen 2 Type A、1組USB 3.2 Gen 2x2 Type C、HDMI、DisplayPort視訊輸出部、5組3.5音源孔、1組S/PDIF以及BIOS重設鈕。 網路方面則是對應高階主機板的網路需求,實體有線的部分提供了2.5G RJ45網路孔,無線網路則支源最新的Wi-Fi 6E通信標準。 本次主機板的效能實測,小編使用Intel的Core i7-11700K處理器搭配RTX 3080顯示卡,完整的詳細平台規格如下: 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顯示卡:MSI RTX 3080 SUPRIM X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遊戲測試方面,所有遊戲一律開啟最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材質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干擾數據的測試的選項,同時如果遊戲支援光追和DLSS內容,則將其調為畫質優先模式。 使用Intel Z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向來是許多玩家在組機時的夢想,畢竟它象徵的是最完整規格的禮遇,但是動輒破萬的價格卻也讓人望之卻步,而微星推出的MPG Z590 Gaming Edge WiFi卻高規不貴,只要萬元內的價格就能入手,撇開低調的外型獨具屬於個人美感設計,加上主機板在用料上都相當扎實,同時PCIe 4.0、Wi-Fi 6E、USB 3.2 Gen 2x2規格等最新規格一樣不少,讓玩家用更少的負擔搭建出規格更理想的主機。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新腳位與DDR5記憶體支援,AMD下一代Zen 4處理器相關規格流出
AMD從初代Zen系列處理器就開始用的AM4腳位在經過多年的沿用之後,因為主機板支援的晶片型號太多,造成BIOS晶片的容量不足,使得Ryzen 5000成為了最後一代使用該腳位的型號,未來將沒有辦法再繼續沿用,故從下一代採用Zen 4架構的Ryzen 6000開始,主機板將會採用全新的AM5腳位,近期也開始有關於下一代主機板的腳位和相關支援功能的爆料開始浮現在網路上。 根據網友@ExecuFix指出,下一代AM5腳位將會捨棄被詬病已久的腳針設計,將改為和自家Threadrippder處理器系列與隔壁Intel處理器一樣觸點式LGA封裝設計,擺脫處理器容易一個手滑就發生處理器腳針歪斜損壞的問題。 至於在觸點的數量上,AM5腳位將從AM4的1331-Pin暴增到1718-Pin,比Intel第12代Alder Lake將使用的LGA 1700還要再多出18根,同時晶片的尺寸不會因此增加,代表現有的散熱器很可能將可以繼續沿用,雖然說處理器Pin腳的數量與效能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這又是改成觸點、又僅多出18根的設計、還能沿用散熱器,實在有種硬是都要比對方高一截的感覺XD~ 不過會有這種感覺其實也不意外,因為Ryzen 6000將和Alder Lake一樣將能夠支援DDR5記憶體,而相對應的主機板自然也會對此做出對應,但尚無確定在支援的數量是會如同當年DDR3轉換到DDR4那樣,僅先開放兩個DDR5插槽,還是一推出就已經能夠安裝四組DDR5記憶體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比較令人疑惑的是,下一代處理器除了伺服器的EPYC 「Genoa」處理器會支援PCIe 5.0外,一般消費市場的Ryzen系列都將只會繼續停留在PCIe 4.0的規格,究竟是AMD認為PCIe 5.0的產品一般消費者用不到那麼高到頻寬、還是在短時間內相關產品價格太高消費不起,又或是打算將PCIe 3.0全部由PCIe 4.0取代才做出此決定,一切恐怕都要等更後續的爆料或官方公布了。 不過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現在能夠確定的是,既然腳位變了,晶片組就必定得跟著變,換言之,已推出兩年的500晶片組系列(X570、B550等)主機板將可以退休,並將預計由600晶片組(X670、B650)取而代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尋找微星B560超頻王】活動開跑,CPU-Z測試軟體安裝、使用教學與參賽注意事項
站上的新活動大賽正如火如荼的展開中,玩家只要使用指定型號的MSI B560晶片組主機板來進行「記憶體」超頻並上傳成績,就有機會贏取官方準備的豪華大獎,算是在因疫情而居家上班/學習的玩家朋友增添了些許的樂趣,透過輕鬆動動手、操作簡單測試就能有爽拿好禮的機會也算是宅在家的消遣之一囉。 這次活動在操作執行上沒有特別要求要去比較記憶體或高階CPU的效能表現,純粹就是體現主機板在支援記憶體上的獨具優勢,基本上只要記憶體本身的體質不太差,應該都可以跑出不錯的成績,以目前DDR4-3200為普遍的標準基準來說,衝上DDR4-4000的頻率在主機板的良好支援下應該不太困難,如果手上有神兵利器的朋友那就恭喜了,在超頻幅度上應該可以更高才是,那肯定是一定要來跑個CPU-Z成績參賽一下拿大獎才對。 說到CPU-Z,沒錯,這次只要透過CPU-Z的偵測,將玩家的CPU、主機板、記憶體/SPD等資訊截圖貼上,並通過認證後上傳成績等資料,就擁有參賽資格囉!有沒有很簡單,不用跑分、跑測試軟體,輕鬆下載CPU-Z並安裝後就可以參加活動了,畢竟是活動,總是要確保一下比賽的公平性,因此在看到可以執行DDR4高頻率數字時,別忘記要順手認證一下,並保留認證資料網址以利填入參賽表單中做為佐證喔。(最終若得獎入選將做為備查) 為了避免還是有玩家不清楚如何操作、或是不了解該如何認證上傳等等,小編也簡單寫了一篇教學指南,希望玩家都可以輕鬆跑出好成績、拿下大獎,順便也在疫情環繞的情況下,在家裡玩玩電腦也不錯。(除了打Game之外、也輕鬆輕鬆XDD) 那就來吧!往下看Step by Step囉~ 首先就是要下載這次活動的資訊偵測軟體CPU-Z囉,基本上DIY玩家應該都不陌生(很熟悉),CPU-Z是一款免費的硬體規格檢視、測試軟體,任何玩家都能夠自由下載與使用(下載連結:),程式提供了英文和簡體中文兩種版本,並有安裝檔和壓縮檔,共計有4種程式版本,玩家只需任意下載一種,並完成安裝即可。 除了正式版之外,CPU-Z的官網上還額外提供了客製化版本,建議玩家可以選擇MSI的版本來使用,但請別惡搞使用其他家的客製化版本以避免被主辦方取消參賽資格! 下載並完成安裝之後,便可直接打開程式,根據本次活動的比賽要求,需要擷取程式中的CPU(處理器)、Mainboard(主機板)、Memory(記憶體)和SPD這四項頁面的畫面。 本次大賽是以''記憶體的超頻幅度''來做為計分規則,其中記憶體運作速率可以在「Memory(記憶體)」分頁中的「DRAM Frequency(記憶體頻率)」 看到,不過由於現今的DDR4記憶體均是雙通道設計,但CPU-Z是計算單通道的速率,所以的顯示的數據只會是記憶體實質參數的一半,屬正常現象,每一位參賽玩家都是如此,不須擔心。(例:DDR4-3200,顯示大都為1600左右) 玩家可以同時將CPU-Z多次打開,即可同時呈現4張比賽要求的資訊畫面,接著擷取成一張圖片即可(建議採取此方式)。這裡也特別提醒一下,不要P圖或修改圖片中的數字,若經發現、將取消參賽資格(勿作弊、公平性問題)。 *如果真的還是弄不懂,就請FB私訊小編吧!XD 再者,需要注意的是「SPD」分頁會偵測主機板上所有的記憶體的插槽,倘若該插槽沒有插入記憶體,畫面是會顯示空白的,必須將左上角「Slot」項目切換至對應的位置才行,否則是會被判定失格的喔! 為了避免有參賽外加透過改圖作弊的方式,所有的成績都必須上傳至CPU-Z的網路成績排行榜供後續查證。上傳的方式相當簡單,只要點擊程式下方的「Validate」,就能送出成績。 接著,玩家記得要把上傳排行榜後的「網頁連接」複製下來,與前面的圖檔一同回傳到超頻大賽的網頁中,才算是獲得參賽的資格! 有沒有很簡單,小編相信有許多玩家、DIY大大,都已經很熟捻這些操作,當然對於剛入手的朋友也不用擔心,應該可以很輕鬆的就學會怎麼搞定了,最後小編在這邊幫大家做個總整理,本次活動是以''記憶體的超頻幅度''來做為計分規則,不是比記憶體的跑分校能喔,要符合參賽資格,上傳的圖片需要將CPU-Z的「處理器」、「主機板」、「記憶體」、「SPD」資訊合併為一張圖,且SPD頁面不可為空白、不可為空白、不可為空白,很重要說三次。 圖片擷取完後,需要將CPU-Z的成績上傳,將成績網址連結和圖片一併於「6月20日」前傳至超頻大賽網站,以上均都都完成才算是符合資格喔! 當然,手邊還沒入手MSI B560主機板的朋友那就要動作加快,別選錯囉,這次參賽指定的6款B560主機板型號: A) 4 DIMM— MAG B560M MORTAR / MAG B560 TOMAHAWK WIFI / MAG B560M MORTAR WIFI /MAG B560 TORPEDO / MAG B560M BAZOOKA B) 2 DIMM— 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 目前可以至各大網路商城如原價屋、欣亞、PCHome...等購買,而且,如果是採用4 DIMM版本參賽的話,最終成績還在額外再加100分(但據說2 DIMM版本比較好超),小編在這邊就先預祝大家超頻順利,成功奪大獎囉。後續站上還會有相關的小教室教學,記得關注喔! ★活動網址直通車大賽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10+1相90A供電設計與滿滿I/O擴充、小主機迎接11代處理器,Z590I AORUS ULTRA主機板開箱
對於講究外型與體積的玩家來說,ITX電競主機始終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加上Intel處理器在開賣當下能自由選擇是否要搭載內顯晶片的版本,所以即便主機老舊了,也能透過內顯的協助,繼續作為一台文書主機備用,整體上顯然有更多元的用途。 同時這次Intel 11代處理器終於加入大家期待已久的PCIe 4.0通道,能夠進一步提供更好的硬碟讀寫速度與遊戲效能,對於ITX主機迷來說,必然是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而看準此次的換機需求,技嘉也推出了ITX尺寸的Z590I AORUS ULTRA主機板,要供玩家來打造新世代ITX電競主機。 Z590I AORUS ULTRA主機板在總共由10層PCB版堆疊而成,考量到小主機板的能夠安裝散熱片的空間相當有限,主機板特別將MOSEFT散熱片、I/O散熱遮罩、M.2/南橋晶片散熱片用熱導管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散熱區塊以獲得大散熱面積,同時內部的散熱鰭片也加入Fins-Array II二級散熱結構,協助熱量能夠平均分散。此外,主機板背面也使用金屬背板提供更進一步的散熱。 在CPU供電方面,Z590I AORUS ULTRA使用了10+1相供電設計,且每個供電模組都能輸出90A的最大功率,並搭配鉭聚合電容,為處理器提供穩定與耐用的電力。 至於在PCIe 4.0的準備上,Z590I AORUS ULTRA準備了一組PCIe Gen4x16插槽,並且顧慮到新一代顯示卡發福的重量,替其使用金屬鎧甲來強化支撐。而在大家更期待的M.2 SSD支援方面,主機板在正反面均準備了一個M.2插槽,其中正面的插槽支援PCIe Gen4x4通道,並且為了緩解最大7,000 MB/s讀寫速率下帶來的巨量發熱,插槽還特別覆蓋了雙層散熱片,讓SSD的散熱不因主機板的尺寸而限縮。 最後在後方I/O的周邊連接性上,主機板一口氣提供了7組USB Type A(2組USB 2.0、2組USB 3.2 Gen 1、3組USB 3.2 Gen 2)、1組USB 3.2 Gen2x2 Type C、2.5Gbps RJ45網路孔、3組3.5mm音源孔,視訊輸出還同時提供了Display Port和HDMI埠,網路則能支援Wi-Fi 6通訊標準,整體連接能力完全不輸標準ATX主機板呢! 第11代的Intel處理器解禁囉!為此小編也替這款體型雖小但用料相當扎實的主機板進行效能測試,而且本次在處理器選擇上是一次攻頂,使用最高階的Core i9-11900K,究竟這款ITX主機板的設計能否承受住,好奇的玩家們就趕快接著看下去吧!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顯示卡:MSI RTX 3080 SUPRIM X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看完了基礎性能跑分後輪到遊戲實戰,所有的遊戲均設定在最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動態縮放、減少延遲等會干擾FPS值的功能,同時在支援光追和DLSS功能的設定方面則是一律調整為「畫質」模式。 技嘉推出的Z590I AORUS ULTRA在整體的用料和規格都相當的扎實完整,不僅PCIe和M.2插槽都支援了PCIe 4.0通道,主機板後方的各式I/O插孔更是一應俱全,讓ITX小主機也能夠擁有完整的擴充性。 回想以往因為Intel和AMD處理器的產品規劃,造成選I家的沒有PCIe 4.0,選A家則要內顯和效能二選一,如今隨著Intel 11代處理器和ITX尺寸的Z590主機板推出,目前ITX主機在支援性上最大的遺憾也總算是填補上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技嘉與SQUARE ENIX策略合作,購買指定電競螢幕或主機板 登錄送《先遣戰士 Outriders》遊戲序號
眾所矚目的遊戲大作《先遣戰士 Outriders》於四月初正式發行,引人入勝的故事設定和緊湊的戰鬥場面,令眾多玩家躍躍欲試。為了回饋廣大玩家社群,技嘉科技特別與SQUARE ENIX攜手合作,即日起至5月31日止,購買指定AORUS電競螢幕或主機板,登錄即可兌換《先遣戰士 Outriders》遊戲序號,讓玩家不但享有升級後隨心所欲的暢快感,又能免費暢玩當今熱門遊戲新作! 《先遣戰士 Outriders》是一款以科幻宇宙為背景,融合深度RPG系統的全新第三人稱合作射擊遊戲。若想獲取最佳的遊戲效能,硬體規格是先決條件,而技嘉AORUS高階硬體設備則是為玩家戰力加持的不二首選! 透過AORUS主機板平台的最高數位電源設計和散熱規劃,能完美發揮新一代處理器卓越的超頻能力,再加上PCIe 4.0超高速傳輸的加持,達到最優異的遊戲效能。AORUS電競螢幕則提供4K超高畫質和絕美的色彩表現,讓玩家完全沉浸於遊戲中的未來世界,充分享受前所未有的臨場感。AORUS電競螢幕的超高更新率和極速反應時間,更提供了極致的遊戲流暢度,幫助玩家在激烈的戰鬥中殺出重圍。 活動期間:2021/5/3~2021/5/31 活動內容:於活動期間內購買技嘉AORUS指定主機板及電競螢幕,登錄即可獲得《先遣戰士OUTRIDERS》遊戲序號。(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活動指定產品: l Z590系列主機板:Z590 AORUS XTREME / Z590 AORUS TACHYON / Z590 AORUS MASTER / Z590 AORUS PRO AX / Z590 AORUS ELITE AX / Z590 AORUS ELITE / Z590 VISION G / Z590 GAMING X / Z590M GAMING X l B560系列主機板:B560 AORUS PRO AX / B560M AORUS PRO AX / B560M AORUS PRO / B560M AORUS ELITE l X570系列主機板:X570I AORUS PRO WIFI / X570 AORUS XTREME / X570 AORUS MASTER / X570 AORUS ELITE WIFI / X570 AORUS ELITE / X570 GMAING X / X570 UD l 技嘉電競螢幕:M28U / M32Q / M27Q / FV34U / FI27Q-X / FI32Q 詳細活動內容請上活動網站查看
-
Z590英雄降臨,PCIe Gen 4、Thunderbolt 4加身,華碩ROG MAXIMUS XIII HERO開箱
第11代Intel Rocket Lake-S處理器再過不久便要與玩家們見面,但在這之前,與Rocket Lake-S相對應的500系列晶片組,已經在CES 2021線上發表會上露臉;在500系列晶片組問世之前,Intel平台與AMD平台最大的不同,就在於Gen 4的支援與否,不過這次,Intel 500系列晶片組終於、總算、甘願支援PCIe Gen 4了。 而隨著500晶片組的推出,各家廠商也紛紛將自家相對應的主機板推上戰場,其中最高階的Z590晶片組,ASUS ROG又率先開了第一槍,向玩家們帶來了MAXIMUS系列最新產品—MAXIMUS XIII,小編也趕上這股熱潮,趁機入手了一張主打智慧散熱與高階電競規格的ROG MAXIMUS XIII HERO,事不宜遲,帶上信仰,跟著小編的腳步來瞧瞧電競霸主ROG最新Z590晶片組ROG MAXIMUS XIII HERO吧! (不過Z590的處理器腳位為LGA 1200,加上Rocket Lake-S還沒上市,雖然可以用第10代來測試,但那樣就太沒意思了,所以小編這次就只是純開箱囉!) ROG一直以來的顏色設計基調,都是以黑與紅之間的點線面項目在做各項搭配,因此本代ROG MAXIMUS XIII HERO也完美了承襲傳統與電競血液,在外盒上,黑與紅配上有稜有角的字體設計,讓ROG MAXIMUS XIII HERO即使擺在角落也是非常吸引目光。 掀開外盒後,ROG MAXIMUS XIII HERO也維持了一貫傳統,以時尚精品的包裝概念,將電競產品包裹其中,掀蓋的特殊設計,在視覺上,似乎將裝載ROG MAXIMUS XIII HERO的盒裝底座給抬升了,令人有一股「獻上」的感覺。 卸下所有防護性包裝之後,終於能一窺ROG MAXIMUS XIII HERO的全貌,濃烈的全黑設計、削出類刀刃平面的散熱片、無懼之眼上的金屬光澤、加上各零組件的配置,讓ROG MAXIMUS XIII HERO就如一位筋肉暴起的英雄,而主機板上各項金屬零件彷彿就像一副精心鎔鑄的盔甲,階梯式排列的散熱片更是凸顯了ROG MAXIMUS XIII HERO的肌肉流線。 ROG MAXIMUS XIII HERO上的散熱片,以鋁合金所製,並且從歷代ROG MAXIMUS來看,ROG這散熱片可說是越做越大,尤其是VRM金屬散熱片,單看的話完全不像是盔甲,更倒像是兩座大型要塞堡壘,但這也無可厚非,ROG MAXIMUS XIII HERO的供電配置,一樣搭載了14+2相供電,額定電流為也從前代的60A升級成90A;而堡壘與堡壘之間都會有地下通道,當然ROG MAXIMUS XIII HERO的這2組金屬散熱片之間還有導熱管的設置,用來平均處理器所散發的熱源。 4個M.2插槽也都各自擁有龐大的金屬散熱片,並且與前代不同的是,本代ROG MAXIMUS XIII HERO在M.2插槽的護蓋與底座都加裝了導熱貼片,針對水冷玩家,ROG Water-Cooling Zone一樣保留了ROG Water-Cooling Zone設計,方便監控水冷各項資訊與數據。 玩家們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道M.2插槽是直屬Intel第11代處理器,最高可支援PCIe Gen 4 x4,而另外兩道M.2插槽則分工給Z590晶片組,規格支援則為PCIe Gen3 x4,因此各位玩家們,板子可以先買,但CPU先等等Intel吧,不然一樣只有PCIe Gen 3 x4可以用喔。 NVIDIA RTX 30系列與AMD RX 6000系列所位於的顯卡戰場,戰火可說是從去年秋季一直延燒至今,不過玩家們也不必太擔心,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500晶片組即將迎來PCIe Gen 4的支援後,ROG MAXIMUS XIII HERO在顯卡插槽方面共配置了3道,兩道加載金屬保護框的PCIe x16插槽為PCIe Gen 4規格,且能以x16、x8+x8、x8+x4的模式運行,而另外一條PCIe x16則支援PCIe Gen 3 x4,並且可支援 NVIDIA 2-Way SLI 或 AMD 2-Way/3-Way CrossFireX,看來無論顯卡戰火怎麼燒,玩家們都不會在任何一方吃虧。 而且ROG MAXIMUS XIII HERO的尺寸為30.5cm x 24.4cm,即使大公子RTX 3090長達31.3公分也不必擔心,至於只有26.7公分長的RX 6800 XT就更不用煩惱了。 而4道記憶體DIMM插槽,可以支援加總最高達128GB記憶體,也已經是電競標準,然而隨著即將推出的第11代Intel處理器,記憶體支援方面也從DDR4-299升級至DDR4-3200,也因為OptiMem III的設計,讓記憶體超頻時脈可達DDR4-5333,相信喜歡組配高時脈記憶體的玩家們,這將會是一大福音。 ROG MAXIMUS XIII HERO在音訊配置上也下了苦功,配置了ROG SupremeFX ALC 4082音效晶片與ESS ES9018Q2C DAC音訊解碼晶片,提供-120 dB訊噪比的音質輸出、以及113 dB訊噪比的音訊輸入,有趣的是,和前代老前輩一樣,還在音效區上裝了金屬散熱片。 接著我們來看看I/O連結埠,預先安裝好的I/O防護板、ROG主機板系列專屬的BIOS FlashBack、Clear COMS鈕、BIOS指定USB埠,ROG MAXIMUS XIII HERO都十分完善地承襲了下來,而Thunderbolt 4的導入,也讓「升級感」更上一層樓,由Intel JHL8540晶片直接提供2組USB Type-C埠,USB Type A則共有6組,都是USB 3.2 Gen 2規格;而在與顯示器的連接上,ROG MAXIMUS XIII HERO配置了1組HDMI連接埠,可惜的是沒有DisplayPort介面;底端則是音訊輸入與輸出連結孔。 不過有一項配置要特別提點,ROG MAXIMUS XIII HERO上有兩個2.5G乙太網路連接埠,除此之外,便是其賣點之一的Wi-Fi連結系統,採用Intel最新的Wi-Fi 6E AX210模組,使得ROG MAXIMUS XIII HERO能夠支援802.11ax及802.11az的無線網路標準,也就是Wi-Fi 6與Wi-Fi 6E,並且還支援2.4GHz、5GHz、6GHz三頻模式,在目前連Wi-Fi 6都還不算普及的情況下,ROG MAXIMUS XIII HERO的網路規格可說是超前佈署。 最後來替ROG MAXIMUS XIII HERO接上電源,說是電競規格,那怎麼能夠沒有RGB燈效的支援呢?除了南橋散熱片上固有的無懼之眼RGB燈效,另外只有VRM散熱片上的RGB燈效,但VRM散熱片上的RGB燈效也較前代來得樸素,讓這代ROG MAXIMUS XIII HERO在RGB燈效的炫彩表現上略顯低調。 搭載Z590晶片組的ROG MAXIMUS XIII HERO雖然與前代相比,部分RGB的卸除讓風格呈現上低調許多,但在用料上卻比前代更加奢華,散熱裝甲與供電的升級,都讓ROG MAXIMUS XIII HERO在低調也低調不起來;雖然處理器腳位仍舊是LGA 1200,但Gen 4與Thunderbolt 4的支援,更是提升了ROG MAXIMUS XIII HERO的整體效能,或許也將成為玩家們不得不剁手的一個好理由。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金士頓HyperX記憶體與MSI再傳捷報!以7200MHz超頻世界紀錄超越自我、再創巔峰
全球記憶體與儲存領導品牌Kingston金士頓,今日宣布旗下電競高效能記憶體HyperX Predator DDR4以7200MHz的極致速度表現,在短短一個月內再次超越自我、釋放潛能,刷新先前以同規格記憶體產品寫下的7156MHz超頻世界紀錄! HyperX Predator DDR4 記憶體 (型號: HX446C19PB3K2/16) 本次搭配第11 代Intel Core i9-11900KF @ 3.50GHz處理器、全新MSI MEG Z590 UNIFY-X主機板,並借重MSI超頻團隊的專業調校,在相互加乘下達到驚人效能,雙強攜手再次開創DDR4記憶體超頻的光榮時刻。 金士頓表示:「我們非常開心能夠在超頻歷史上,共同締造這別具意義的一刻!秉持『金士頓永遠和你同在』的精神,我們持續致力於提升高效能產品的產量,為客戶提供速度更快、更加卓越的產品與使用體驗,進而成就前所未有的效能表現。」 HyperX Predator DDR4記憶體兼具前衛外型與極致效能,目前市售最高規格為4800MHz,且具備CL12-CL19的低延遲效能。此外,記憶體支援Intel XMP並可透過官方認證的設定檔為晶片組進行優化,同時亦相容於多款AMD晶片組。HyperX Predator DDR4擁有8GB至32GB的儲存容量,且提供單條、2件、4件和8件套組等多種選擇。所有記憶體皆通過完整測試及驗證,並享有終身保固、免費技術服務和享譽業界的品質保證。
-
BIOSTAR映泰蝦皮官方旗艦館正式開賣,磅礡登場
高階主機板、電競與電腦周邊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今日宣布在電商平台蝦皮商城的"BIOSTAR映泰官方旗艦館"正式開賣!蝦皮商城中上架的產品線包含映泰一系列電競主機板與DIY PC電競電腦等,讓台灣的電腦組裝愛好者與電競玩家消費者們又多了一個不同的平台可以選購BIOSTAR映泰產品。 首波在蝦皮開賣的產品囊括Intel與AMD兩大系統的主機板,包含電競主機板新品Z590 VALKYRIE以及RACING B560GTQ,可支援Intel最新第11代處理器。全新旗艦產品線VALKYRIE,ATX的尺寸與強勁的頂級效能瞄準專業電競玩家的需求所打造。RACING B560GTQ從整體風格到設計都顯現了此次對經典系列的突破設計到創新風格,煥然一新! 讓原本就喜愛RACING系列的玩家們有全新感受與期待! M-ATX的小尺寸同時有令人驚豔的效能表現,非常符合廣大消費者們想兼顧空間與效能的需求! 蝦皮的映泰官方旗艦款也會陸續規劃一系列的DIY PC產品,提供適合專業電競機與內容創作者的需求,高階獨顯電競機款式,以及中高階電競機和商務文書機等系列,供消費者按照預算與需求來彈性選擇。目前熱賣的高階獨顯電競機”武林至尊”搭配AMD R9-5900X處理器與RTX3080顯示卡深受電競玩家們歡迎 ; 而文書機電腦的熱賣款為使用SOC系列搭載A68N-5600E晶片並選用黑色機殼的超高CP值款 ”無蝦米配花生”。另外採用i3-10100處理器配GTX1650顯示卡的 “兵兵卒” 為映泰推出的標準款配備電腦,基本影片剪輯、上網與影音追劇都能完美順跑,非常適合有一般商務與家庭娛樂大眾需求的消費者。 BIOSTAR映泰將不定期針對蝦皮商城舉辦優惠活動,喜歡在蝦皮購物的玩家們不要錯過新開幕的”映泰官方旗艦館”! 另外還未加入映泰官方Line好友的可以趕緊搜尋:@biostar-taiwan加入BIOSTAR映泰好友,可期待不定期的獨家優惠與抽獎好禮喔!
-
BIOSTAR映泰TB360-BTC D+加密挖礦主機板在台上市,挖礦神器,正式在台開賣
高階主機板、電競與電腦周邊設備國際大廠BIOSTAR映泰,今天正式宣布TB360-BTC D+挖礦主機板即日起在台灣PCHome 24H與momo購物網正式開賣。 近來在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的熱潮推動下,越來越多消費者加入挖礦行列。專業電競主機板品牌BIOSTAR映泰,針對礦工需求所特別推出的TB360-BTC D+挖礦主機板。這款TB360-BTC D+主機板專為加密貨幣挖礦而設計,採用Intel B360晶片組,支援Intel第八、九代核心處理器,同時內建8組由B360晶片提供原生訊號的PCIe x16插槽,每個插槽都有專用渠道,不需額外的PCIe轉接線材,與一般的6根PCIe插槽挖礦主機板相比,TB360-BTC D+支援市面上的Nvidia與AMD顯示卡,可同時輕鬆安裝八張顯示卡,讓礦工擁有更高的算力,加快挖礦速度與效率,絕不落人後。 TB360-BTC D+主機板採用矩陣式PCIe插槽排列設計,能提供PCIe插槽間充裕的空間,PCIe插槽佈局整齊,有效防止連接顯示卡與主機板的連結子卡因排列太過緊密,而導致電流過載或短路的現象發生,讓挖礦過程更加穩定安全。在電源方面,TB360-BTC D+主機板支援單組12V電源供應器插槽,讓礦工無須考量挖礦系統電力分配問題,多張顯示卡在同一組12V的供電下,有更好的瞬間動態響應,提升挖礦系統穩定度。搭配BIOSTAR映泰特有的Super Lan Surge Protection功能,添加專用的保護晶片,來增強電流穩定性,預防電壓可能造成的零件損壞,提供更高階的抗靜電保護,讓TB360-BTC D +主機板更為安全且耐用。礦工們可以放心系統在全速挖礦時,依然能流暢運作。 BIOSTAR映泰TB360-BTC D+主機板支援最高到16G的SO-DIMM DDR4-2666。在儲存方面,TB360-BTC D+提供M.2 16Gb/s插槽,能支援M.2 SSD,有效提升整體效率,性能更加優秀。 TB360-BTC D+主機板的背面I/O面板中,提供4個USB 2.0和1個HDMI連接埠,以及由Realtek RTL8111H晶片組所支援的LAN連接埠,另外還配備了1組USB 2.0接頭,可以連接兩組USB 2.0連接埠與1個SATA III連接埠(6Gb/s)、1個SATA電源接頭、1個前置面板接頭、1個CPU風扇接頭,以及對保持系統散熱非常關鍵的7個系統風扇接頭和單個Clear CMOS跳線。 這次在台上市的TB360-BTC D+主機板是數位加密貨幣挖礦系統的絕佳選擇,最高可支援八張獨立顯示卡,讓礦工獲取更高的算力,配合電源與電壓的穩定輸出,確保系統在長時間運作下,提供礦工最高的採礦效率。TB360-BTC D+主機板即日起在PChome 24H與momo購物網開賣,礦工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款挖礦神器! PChome 24H: https://reurl.cc/E2y3yv Momo: https://reurl.cc/nn29Me
-
BIOSTAR Z590 VALKYRIE主機板實測開箱,智慧型主動式散熱設計再創低溫新境界!
這一次各家板廠在Z590主機板的堆料方面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光是在MOSFET供電設計上,不少產品都一舉突破了20相大關,那密密麻麻供電模組排列看起來真的是相當壯觀霸氣,然而這麼多供電模組也同時帶來相當驚人的發熱量,在散熱設計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大考驗。 目前多數廠商的做法就是不斷加大散熱片的尺寸,以爭取更大的散熱面積,不過這種「被動式」的散熱設計在效率上還是比較有限的,因此主機板大廠之一的映泰決定在新推出Z590 VALKYRIE主機板上使用「主動式」的散熱模組來達到更好的降溫效果,但具體的實現方式究竟為何,就讓我們趕緊來開箱瞧一瞧吧! VALKYRIE這個名字取自北歐神話中女武神「瓦爾基麗」,為了與之相呼應,Z590 VALKYRIE在黑色底色上加入了桃色與金色的裝飾紋路,搭配南橋晶片散熱片上的羽翼LOGO讓整體的外觀顯得格外尊貴華麗。 在用料上,Z590 VALKYRIE同樣也享受著尊貴待遇,使用22相供電設計,並搭配通過20K小時耐久測試的固態電解電容,確保整個主機板能在電力方面能夠長時間穩定耐用。 此外,面對22組供電模組運作時的發熱,Z590 VALKYRIE不選擇像多數廠商那樣不斷加大散熱片尺寸,而是選擇為其安裝了4顆小型風扇,如同處理器和顯示卡散熱一般透過風扇帶動風流,強化熱量的排出的效率,達到比一般單靠散熱片傳導熱量的被動式散熱還要高出29.1%的散熱效率。 至於在擴充性方面,主機板的3組PCIeX16插槽均有使用金屬鎧甲來強化支撐,配合第11代處理器,能夠支援PCIe 4.0x16或Dual X8,同時也配有3組M.2插槽,也都有使用散熱片進行覆蓋,其中最上方的則能夠支援PCIe 4.0的M.2 SSD。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主機板本身是沒有內建Wi-Fi連線功能,但為了讓玩家事後能夠更方便地進行擴充,主機板額外保留了Wi-Fi網卡用的M.2插槽,也事先在主機板後端I/O的部分開闢了天線的安裝區域,以一塊沒預先提供Wi-Fi功能的主機板來說,算是替未來可能有需求玩家做出相當周到的預備。 最後在後端I/O的配置上,主機板提供了2組USB 3.2 Gen1 Type A、5組USB 3.2 Gen2 Type A、1組USB 3.2 Gen2x2 Type C、HDMI、DisplayPort、PS/2鍵鼠連接埠、5組3.5mm音源孔、S/PDIF光纖輸出埠與2.5G網路孔。 效能實測為了配合Z590高階主機板的段位,小編使用了Intel最高階的Core i9-11900K處理器搭配RTX 3080顯示卡,詳細規格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記憶體:T.T. TOUGHRAM RGB DDR4-3600 8GBx2(共16GB) SSD:Western Digital WD_BLACK SN850 1TB PCIe 4.0 M.2 SSD 顯示卡:MSI RTX 3080 SUPRIM X 電源:ENERMAX Platimax 1350W 遊戲實測上,所有的遊戲一律設定在最高畫質,同時關閉垂直同步、自動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會影響FPS表現的選項,光追和DLSS選項則選擇畫質模式。 Z590 VALKYRIE與眾多主機板最大的不同就它採用主動式的MOSEFT散熱方案,且宣稱能夠比被動式散熱的效率還要高出近30%,因此小編使用利用AIDA64 EXTREME對處理器進行燒機,並用紅外線槍測量散熱片的表面溫度。 在經過約30分鐘的燒機後,散熱片上的溫度約在40度出頭,可以看出主動式散熱的效果確實相當優秀,只不過低溫的背後多少還是有些代價的,散熱片中的4顆風扇在全速運轉時會產生不小的噪音,使用分貝計在背景噪音約為55分貝的環境下測量,主機板運轉的音量達到了快70分貝!為此廠商替風扇加入智慧停轉功能,讓其在低負載或低溫的狀態下停止運轉,讓主機板能夠在效能與噪音之間取得平衡。 Z590 VALKYRIE主機板有著相當華麗的外觀設計和頂級扎實的用料,並且顧慮到第11代處理器高功耗所要面臨的發熱考驗,為散熱片加入了風扇,達到強勁的散熱效果,讓主機板即使在高壓環境下,也完全不需要擔心溫度對效能造成影響。 雖然這多少會帶來一些噪音問題,但對於需要長時間高壓運作的玩家,或是想要挑戰極限超頻的玩家來說,低溫環境所得到的效能潛力也許才是最首要的追求目標,而 Z590 VALKYRIE便是他們相當值得考慮與購入的產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不讓Z490專美於前、Intel 400系列入門選項,BIOSTAR RACING B460GTQ主機板開箱
- 微星MSI C236A WORKSTATION主機板實測開箱,給你工作站級的穩定與強力效能!
- 沉穩內斂的真摯配置、發揮硬體效能的最佳助手,MSI MPG Z590 GAMING PLUS開箱
- 搭載USB 3.2 Gen 2x2和2.5GbE LAN、入門玩家最佳選擇,MSI MAG Z490 TOMAHAWK主機板開箱
- 極限龍魂「十力」解放、10核心沒在怕!MSI Z490 ACE主機板開箱評測
- 太極撥10核、「十力」不容小覷,ASRock Z490 TAICHI主機板效能測試
- 超迷你電競主機板,華碩ASUS Z170I PRO GAMING實測開箱!
- AMD CPU與超輕巧ITX小板輕鬆配: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 ft. Ryzen 3 3300X
- 以白皙為黑暗帶來一抹色彩,ASUS Prime Z490-A主機板開箱
- 鋼鐵銀白傳奇再現、迷彩風格重返,ASRock Z490 Steel Legend主機板開箱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搭載遊戲加速引擎,微星MSI Z170A GAMING M5「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主機板開箱試用